【汉刘邦】韩信主线cut 兼 小议韩信人物形象

链接请点:

【汉刘邦】韩信主线cut(迄今为止最符合正史记载的兵仙、司马迁&司马光含泪点赞)




花了两天时间将央视98版历史正剧《汉刘邦》中韩信相关的主线部分剪辑了出来,大概470分钟左右,其中还包括虽与韩信关系不大,但非常经典的历史片段,如“霸王别姬”“乌江自刎”“叔孙通制礼”等。

这部《汉刘邦》延传统正剧之余韵,制作严谨,历史考究,可与正史达到80%以上的契合程度,实数难得。自这部剧之后,传统历史正剧(注意是“传统历史正剧”,而非“历史正剧”)就进入下行空间,鲜见八九十年代的风骨风韵。

下面小小谈一下剧中韩信的人物艺术形象:

该剧对于兵仙不隐恶,不虚美,在史实基础场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,也非常克制与含蓄,一切以塑造人物形象服务。

剧中韩信身上有着既割裂又统一的艺术矛盾美感:既隐忍又高傲,既薄情又多情,既阴鸷又磊落,既冷血又感性、既世故又天真......

随着年龄渐长、阅历丰富,我越发理解为什么在史书上相当不完美,甚至有诸多“黑点”的韩信,会得到千百年来人们的同情和欣赏了:因为他是一个“人”,在他身上特别能突出地看到“人”之所以为“人”的光辉与阴暗。确实,他的很多选择在现在看来并不明智,可一味纠结于从理性角度作出对自身最有利的选择才算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,才是“明哲保身”,不也太功利了吗?韩信让人欣赏的一大特质就在于他虽追求立大功业,丝毫不隐藏自己的荣华利禄之心,却不会因此而成为现实的奴隶;自始至终,他都不愿意抛弃自己人性中最珍贵的底色,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保持着独立的人格与傲骨。

“性格决定命运”是不假,韩信之死性格因素占了相当重一部分因素,但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,他也就成就不了“王侯将相”的兵仙了,也更不会有如此的光彩与魅力。


最后,将剧中颇为精彩的一段场景——封淮阴侯与高祖朝堂应对之对话收录在下,寥寥几句便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,也是当时历史正剧的一大优势和特点:

韩信:罪臣韩信叩见大汉皇帝陛下,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

刘邦:将军请起。

韩信:谢陛下

刘邦:将军事楚三年,默默无闻终不为用;自归汉以来,大展宏图世人瞩目。将军可知原因何在呀?

韩信:(冷笑)陛下,明珠埋土,自掩其华;一朝出土,流光四溢。陛下便是那掘珠出土之人呐!

刘邦:说得好!将军为大汉立有不朽功劳,以后与寡人一起名飚青史、世代流传。可是你别忘了,是寡人登坛拜将、赐爵封王,让你尽展其才!那么将军试想,如果没有寡人提擢,你如何能有今日啊?

韩信:(再冷笑)陛下所言极是,然事情总是相辅相成的。陛下试想,若无韩信相助,陛下何以君临天下呢?

(长时间的沉默)

刘邦:(大笑)将军文韬武略,可谓盖世无双啊。寡人若无将军相助,确实不会有今日这九五之尊呐。故而寡人才对将军私匿钟离眜之事不予追究、尽释其罪;寡人还要封你为淮阴侯,留居京都随朝听命。

韩信:既为开国元勋,又是“尽释其罪”,反倒王而降侯,韩信不解其中之妙处,敢情陛下明示一二。

刘邦:寡人不忍将军远离京都,若朝野遇有大事,也好随时向将军讨教啊。

(韩信沉默)

刘邦:(轻声)谢恩吧~

韩信:(跪下)韩信奉旨谢恩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




评论(9)

热度(68)
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芳洲拾翠 / Powered by LOFTER